蘋果樹修剪是蘋果生產中提質增效的關鍵環節,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及相關技術要點:
一看密度,先分清主次,整個果園要通風透光,便于操作,株間能過人,行間有通道。
二看樹勢,老樹、弱樹、弱枝可采用合勢修剪,幼樹、旺樹、旺枝可采用分勢修剪。
三看花量,根據花量采取不同措施,以實現豐產、穩產、優質、高效的目的。
四看平衡,果樹生長是動態平衡過程,修剪是人為打破再建立平衡,要調控果樹的強弱變化,還需注意果樹的骨架平衡。
五定方案,動剪前針對果園擬定大修剪方案,再根據每棵樹的生長表現擬定應對方案。
六動鋸剪,先考慮整體,若整體密閉采取間伐或縮冠措施;若個體光照透風不良,先疏除大枝,再修整小枝。
七再審驗,修剪后回頭審驗,檢查是否有漏剪和修剪不到位的枝和樹。
具體修剪技術要點如下:
1、落頭要穩:樹頭生長活躍,養分足易旺長,需落頭降低對相鄰樹的影響。10年生以內過高的樹,可拉頭變側,即秋季新梢停止生長后或早春發芽前,將中央延伸枝拉向一邊,角度85°-90°,發芽后抹除背上芽,開花結果后多留花果,果實膨大后期撐枝處理。10年生以上的樹,要采取中央領導干延長頭回縮的方法控制樹高,回縮到下部分枝處,分枝好為中干粗的1/3左右。落頭后要及時削平傷口,涂抹愈合劑并貼好傷口保護。
2、提干要狠:提倡下垂枝結果,樹干高度要高,基部枝易旺長且成花難,應及早疏除。通過2-3年提干,使主干高度在1米以上,可增加地面受光量。提干操作時要一次性疏除基部枝,先鋸除大枝上的分枝,防止劈裂。提干越早對樹體傷害越小,要防止被動提干。
3、疏枝要準:疏枝以重疊枝為主要對象,分年度進行,逐步將同側枝間距拉大到1.2米左右,注意疏除較大枝,將枝由多層分布變成2-3層分布,減少枝的分布層數,促使葉幕變薄。
此外,還需注意以下幾點:
不同植株類型修剪方式不同:旺樹輕剪、長放、多留枝、疏旺枝;中庸樹修剪量中等,枝組有縮有截;弱枝修剪量大,以短截、縮剪更新骨干枝和枝組為主。大小年樹也有不同修剪方法,大年冬剪多保留花芽,多短截中、短營養枝;小年后冬剪適當剪去部分短枝頂花芽,中、長果枝輕截花芽,適當緩放中、短營養枝。
正確剪截延長枝:中庸長枝在長枝中部外向優質芽處短截,疏除競爭枝等;過旺長枝輕截在秋梢中部外向飽滿芽處并連環刻芽促萌;交接樹延長枝甩放不截;弱枝截在中部飽滿芽處,其下留側枝但要枝位錯落;枝質芽質要選好;過強長枝選壯長枝換留或疏枝削弱枝勢;過弱枝選下壯中枝不打頭或在3-5年生部位選壯枝縮剪更新;延長枝截留長度要根據樹勢等情況決定。
清理“亂枝”:以疏為主,回縮為輔,一次疏枝不要太多,大枝疏除一年不可超過3個,處理大枝時盡量多保留小枝,少截少縮以緩和長勢。
其他方面:
盡量少留背上直立枝、徒長枝、大枝組,背上枝保留中小枝組、斜平枝組,以防冒條和枝干、果實日灼。
用角度調節樹勢和枝勢,拉枝開角效果明顯,樹冠越小,開張角度越大。
不搞“戴帽剪”和齊花剪(花上剪)。